端江五日寫懷六首

炎荒爲澤國,海舶壯軍威。 跋浪如山立,乘風若電飛。 雉曾重譯貢,馬已華陽歸。 恃有長城在,南人解鐵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荒:指南方炎熱荒遠之地。
  • 海舶:海上的大船,這裏指戰船。
  • 跋浪:踏浪,形容船隻破浪前行。
  • 重譯:通過多次翻譯,指遠方國家通過翻譯來進貢。
  • 華陽:地名,這裏可能指華陽國,古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國家。
  • 長城:比喻堅固的防線或強大的軍事力量。
  • 鐵衣:鐵甲,指戰士的盔甲。

翻譯

在南方炎熱荒遠之地,海洋成爲了國家的澤國,海上的戰船壯大了軍隊的威勢。船隻破浪前行,宛如山峯般聳立,乘風而行,速度快如閃電。遠方國家通過多次翻譯來進貢,而馬匹已經從華陽國歸來。我們依靠着堅固的防線,南方的戰士們可以解下他們的鐵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南方邊疆的軍事景象,通過「海舶壯軍威」、「乘風若電飛」等生動形象的描繪,展現了海上戰船的威武和迅速。詩中「雉曾重譯貢,馬已華陽歸」反映了邊疆地區的對外交流和軍事行動的成果。最後兩句「恃有長城在,南人解鐵衣」則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信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闊,展現了作者對邊疆安寧的深切期望。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