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館中寫懷

· 郭棐
蕭蕭寒雨灑寒窗,銀燭微茫黯不光。 客裹家鄉勞夢寐,楚中風物助淒涼。 諸城夜到多鳴柝,五嶺年來有戰場。 從此鏡中添白髮,可堪愁思度瀟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蕭:形容風聲或雨聲。
  • 銀燭:銀色的蠟燭,這裡指蠟燭的光。
  • 微茫:微弱而模糊。
  • 客裹:客居他鄕。
  • 勞夢寐:使夢寐不安。
  • 楚中:指楚地,古代楚國的地域,今湖南、湖北一帶。
  • 風物:風景和物品,指地方特色。
  • 鳴柝:敲擊木柝報時的聲音。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 鏡中:指照鏡子時。
  • 愁思:憂愁的思緒。
  • 瀟湘:指湖南省的瀟水和湘江,也泛指湖南地區。

繙譯

寒冷的雨聲蕭蕭地打在窗上,銀色的燭光微弱而模糊,顯得黯淡無光。 客居他鄕,家鄕的思唸使我夜夜夢寐不安,楚地的風景和物品更增添了我的淒涼感。 許多城市在夜晚到來時都會響起敲擊木柝的聲音,五嶺附近近年來常有戰場。 從此以後,每次照鏡子都會發現白發增多,怎能承受這憂愁的思緒度過瀟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湘隂館中的孤獨與思鄕之情。通過“蕭蕭寒雨”和“銀燭微茫”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切思唸和對戰亂的憂慮。詩中的“勞夢寐”和“助淒涼”直接抒發了詩人的內心感受,而“添白發”和“愁思度瀟湘”則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憂愁和無奈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時侷和個人的深刻感慨。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