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歌五首

放馬在南澗,馬嘶時向北。 龍出渥窪中,萬人皆辟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折楊柳:古時一種曲調名,多用於描寫離別之情。
  • 放馬:放牧馬匹。
  • 南澗:南邊的溪澗。
  • 馬嘶:馬的叫聲。
  • 龍出渥窪中:比喻馬如龍般從水中躍出,渥窪(wò wā)是古代傳說中的水名,據說有神馬出其中。
  • 辟易:退避,避開。

翻譯

在南邊的溪澗放牧馬匹,馬兒嘶鳴着望向北方。 就像龍從渥窪水中躍出,萬衆都紛紛退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放馬圖景,通過馬兒向北嘶鳴的動作,隱喻了詩人對北方的嚮往或思念。後兩句以龍出渥窪的壯麗景象比喻馬的神駿非凡,表達了詩人對這匹馬的讚美之情。整體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自然景象與神話傳說的結合,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