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武筆山父母

秦關百二倚天開,間氣鍾爲不世才。 已騁奇謀平蜀壘,更懸高價上金臺。 文章傳誦都人久,爽氣新隨駟馬來。 白首青門種瓜客,快看甘雨下蒿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關百二:指秦地的關隘衆多,百二可能指數量之多,也可能泛指衆多。
  • 倚天開:形容關隘高聳,彷彿倚天而立。
  • 間氣:指天地間的靈氣。
  • 鍾爲:聚集成爲。
  • 不世才:非凡的才能。
  • 騁奇謀:施展非凡的計謀。
  • 平蜀壘:平定蜀地的堡壘。
  • 懸高價:比喻極高的聲望或地位。
  • 上金臺:比喻得到朝廷的重用。
  • 爽氣:清新的氣息。
  •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古代高官的象徵。
  • 白首青門種瓜客:指年老的隱士,青門種瓜是隱士的典故。
  • 甘雨:及時雨,比喻恩澤。
  • 蒿萊:雜草,比喻貧瘠之地。

翻譯

秦地的關隘衆多,高聳入雲,天地間的靈氣聚集成爲非凡的才能。已經施展非凡的計謀平定了蜀地的堡壘,更因其極高的聲望而得到朝廷的重用。他的文章久已被都城的人們傳誦,清新的氣息隨着高官的馬車而來。年老的隱士,如同在青門種瓜的客人,欣喜地看到及時的雨露滋潤着貧瘠的土地。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武筆山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成就。詩中通過「秦關百二倚天開」和「間氣鍾爲不世才」描繪了武筆山的高大形象和非凡才能,而「騁奇謀平蜀壘」和「懸高價上金臺」則具體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和政治地位。後兩句則通過隱喻和象徵,表達了對他文章的傳頌和對他帶來清新氣息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武筆山的非凡風采。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