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室謠和何不偕三首

少小師前修,安能事一室。老爲妻子累,艱難結蓬蓽。 十年遷播數易居,匪自求之天我兀。誰憐鳩拙不能巢,只聞兔狡存三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築室謠:一種古代詩歌形式,常用於表達建房或居住的艱辛與感慨。
  • 何不偕:爲何不一起。
  • 前脩:前輩,指古代的賢人。
  • 事一室:專注於一個居所或一件事情。
  • 蓬蓽:指簡陋的居所。
  • 遷播:遷移,搬家。
  • :音wù,高聳,這裡指命運的起伏不定。
  • 鳩拙:比喻不善於營巢,這裡指自己不善於安定下來。
  • 兔狡存三窟:比喻狡兔三窟,即狡猾的兔子有三個藏身之処,這裡指自己居無定所。

繙譯

年少時以古代賢人爲師,怎能衹專注於一個居所。年老時被妻子和子女所累,艱難地建起了簡陋的家。 十年間搬家數次,居住地不斷變換,這不是我自己所求,而是命運的起伏不定。誰會憐憫我不善於安定下來,衹聽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藏身之処。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少小師前脩”展現了作者年輕時的抱負,而“老爲妻子累”則反映了現實的艱辛。通過“十年遷播數易居”和“誰憐鳩拙不能巢”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