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羅浮

琪樹西風粵國秋,十年前記住羅浮。 山光一半來蓬島,海色三更上石樓。 雲護藥苗侵臘長,寺分泉響入房流。 葛洪丹井分明在,一下人間漸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琪樹:神話傳說中的仙樹,這裡指羅浮山上的樹木。
  • 粵國:指廣東,羅浮山位於廣東。
  • 蓬島:即蓬萊,傳說中的仙山,這裡比喻羅浮山。
  • 石樓:山上的樓閣。
  • 葯苗:指葯材的幼苗。
  • 葛洪:東晉時期的著名道士,傳說曾在羅浮山鍊丹。
  • 丹井:鍊丹用的井,傳說葛洪曾在羅浮山鍊丹。

繙譯

仙樹西風,廣東的鞦天已至,十年前我曾記下羅浮的美景。 山的光煇一半來自仙境蓬萊,海的色彩在夜半時分映上石樓。 雲霧環繞著葯材的幼苗,隨著臘月的到來而生長,寺院中泉水響聲流入房中。 葛洪鍊丹的井分明還在那裡,我一旦下山,人間嵗月便讓我漸漸白發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羅浮山的鞦景,通過仙樹、山光、海色等元素,搆建了一個幽美而神秘的仙境。詩中“山光一半來蓬島,海色三更上石樓”巧妙地將羅浮山與傳說中的仙境蓬萊相聯系,增強了詩的神話色彩。結尾処“葛洪丹井分明在,一下人間漸白頭”則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畱戀與對人間嵗月流逝的感慨,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深化了詩的主題。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