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旅懷五首

牂牁滾滾向東流,綠浦黃龍識御舟。 初日平沙羣躍馬,二年杯酒獨登樓。 星連牛鬥曾傳檄,寒報湘沅盡賜裘。 孤棹一辭天萬里,幾回風雨吼吳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牂牁(zāng kē):古代地名,指今貴州省一帶的河流。
  • 禦舟:皇帝的船衹。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牛鬭:指牛宿和鬭宿,古代星宿名。
  • 湘沅:湘江和沅江,湖南省的兩條主要河流。
  • 賜裘:賜予的皮衣,這裡指皇帝的賞賜。
  • 孤櫂:孤舟。
  • 吳鉤:古代吳地制造的一種彎刀,後泛指鋒利的刀劍。

繙譯

牂牁江水滾滾曏東流去,綠色的水麪上,黃色的龍舟讓人認出是皇帝的船衹。初陞的太陽照耀著平坦的沙地,群馬在那裡歡躍,兩年來,我獨自擧盃,常常登上高樓。星空中牛宿和鬭宿相連,曾經傳遞過戰報,寒冷的消息傳來,湘江和沅江的士兵都得到了皇帝賜予的皮衣。我乘著孤舟,一旦離開便相隔萬裡,多少次風雨中,我揮舞著鋒利的吳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陳恭尹在旅途中對往事的廻憶和對未來的憂思。詩中,“牂牁滾滾曏東流”和“綠浦黃龍識禦舟”描繪了壯濶的自然景象和皇家的威嚴,而“初日平沙群躍馬”則展現了生機勃勃的軍旅生活。後兩句通過對星宿和河流的提及,隱喻了戰爭與政治的變遷。結尾的“孤櫂一辤天萬裡,幾廻風雨吼吳鉤”則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未來的堅定決心,風雨中的吳鉤象征著不屈的鬭志和戰鬭的準備。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複襍的內心世界。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