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題壁

虎跡蒼茫霸業沈,古時山色尚陰陰。 半樓月影千家笛,萬里天涯一夜砧。 南國干戈徵士淚,西風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吳門秋又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虎跡蒼茫:指古代英雄事跡已遠去,模糊不清。
  • 霸業沈:霸業已經沉寂,指過去的煇煌已不複存在。
  • 古時山色尚隂隂:古時的山色依然顯得幽暗。
  • 半樓月影千家笛:半樓之上,月光映照,千家萬戶傳來笛聲。
  • 萬裡天涯一夜砧:遠在天涯的人,一夜之間聽到了砧聲,指思鄕之情。
  • 南國乾戈征士淚:南國戰亂,征士流下淚水。
  • 西風刀剪美人心:西風如刀,剪斷了美人的心,形容美人的哀愁。
  • 吹篪客:吹奏篪(chí)的藝人。篪是一種古代樂器。
  • 乞食吳門:在吳地乞討生活。

繙譯

虎丘的古跡已模糊不清,昔日的霸業也已沉寂,但古時的山色依舊幽暗。半樓之上,月光灑落,千家萬戶傳來笛聲;遠在天涯的人,一夜之間聽到了砧聲,勾起了思鄕之情。南國戰亂,征士流下淚水;西風如刀,剪斷了美人的心,她的哀愁難以言表。市中也有吹奏篪的藝人,他們在吳地乞討生活,而鞦天又已深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虎丘的古跡與歷史,通過對比古時的煇煌與現今的沉寂,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的懷唸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半樓月影千家笛”和“西風刀剪美人心”,形象地展現了戰亂與離別的哀愁。結尾処的“吹篪客”和“乞食吳門”則反映了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