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左王客遊

平生林下共幽期,至德如君是我師。 一日未曾離奉養,十年不擬到城池。 貧當亂世娛心少,老畏名山入眼遲。 暫脫綵衣行萬里,春江楊柳綠絲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德:極高的道德修養。
  • 奉養:侍奉和供養(父母或其他尊親)。
  • 城池:城牆和護城河,泛指城市。
  • 娛心:使心情愉快。
  • 入眼:映入眼簾,指看到。
  • 綵衣:指官服或華麗的衣服,這裏可能指官職或世俗的束縛。

翻譯

我們一生都在林下共同期待幽靜的生活,你那極高的道德修養如同我的導師。 你一天也未曾離開過對父母的侍奉,十年都不曾打算踏足繁華的城市。 在亂世中,貧窮使我們難以找到快樂,年老讓我害怕看到名山的壯麗,因爲那隻會讓我感到時間的流逝。 暫時脫下華麗的衣裳,你將遠行萬里,春天的江邊,楊柳已經綠意盎然,絲絲垂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何左王的深厚情感和對其高尚品德的讚美。詩中,「至德如君是我師」直接讚揚了何左王的道德修養,而「一日未曾離奉養,十年不擬到城池」則展現了何左王對家庭的忠誠和對世俗的淡泊。後兩句描繪了亂世中的無奈和年老的感慨,以及對友人即將遠行的不捨。最後,以春江楊柳的生機盎然,寓意着對友人旅途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