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

搖落才茲夕,蕭條已不禁。 下階聞墜葉,懸樹見棲禽。 未有干時策,長懷出世心。 誰言騎省客,獨受二毛侵。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搖落:指秋天樹葉凋零。
  • 蕭條:形容景象冷清、淒涼。
  • 懸樹:掛在樹上的。
  • 棲禽:棲息的鳥。
  • 干時策:指治理時世的策略或才能。
  • 出世心:超脫世俗的心思,嚮往隱逸生活。
  • 騎省客:指在朝廷中任職的官員。
  • 二毛侵:指頭髮斑白,暗示年老。

翻譯

秋天的樹葉剛剛開始凋零,今晚的景象已經讓人感到淒涼難以承受。 走下臺階,聽到落葉墜地的聲音,擡頭望見樹上棲息的鳥兒。 我雖沒有治理時世的策略,卻長久懷抱着超脫世俗的心思。 誰說在朝廷任職的人,就一定會受到歲月侵蝕,變得老態龍鍾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秋夜晚的蕭瑟景象,通過「搖落」、「蕭條」、「墜葉」、「棲禽」等意象,傳達出詩人對季節變遷的敏感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未有干時策,長懷出世心」表達了詩人雖無治世之才,卻嚮往隱逸生活的內心世界。結尾的「誰言騎省客,獨受二毛侵」則透露出詩人對官場生涯的無奈和對年華老去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