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同詠黃葉

龍門非舊幹,露井非故林。 凋盡千叢翠,都緣一片金。 煙霜不憚染,蒲柳更驚心。 無復啼鶯處,空餘寒雀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門:比喻高貴的門第或地位。
  • 露井:指沒有覆蓋的井,比喻簡陋或原始的環境。
  • 蒲柳:指蒲草和柳樹,常用來比喻柔弱或早衰。
  • 寒雀:指在寒冷季節出現的鳥雀,常用來象征孤寂或淒涼。

繙譯

在龍門之地,已非昔日的高貴之所;露井之旁,也非往昔的故園之林。 千叢綠葉凋零殆盡,衹因那一片金黃的葉子。 即使不畏菸霜的侵染,蒲柳的早衰也令人心驚。 曾經鶯啼的地方,如今衹賸下寒雀的哀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黃葉凋零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詩中“龍門非舊乾,露井非故林”展現了環境的變遷,而“凋盡千叢翠,都緣一片金”則巧妙地以黃葉象征嵗月的痕跡。後兩句“無複啼鶯処,空馀寒雀吟”進一步以鶯啼與寒雀的對比,加深了淒涼孤寂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時光無情的感慨。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