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見梅花

梅嶺候偏宜,梅花嶺上窺。 報瑤人去遠,踏雪馬行遲。 驛使春前發,鄉心笛裏知。 已從關路北,猶覓向南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梅嶺:指梅花盛開的山嶺。
  • 候偏宜:指氣候特別適宜。
  • 梅花嶺上窺:在梅花盛開的嶺上媮看。
  • 報瑤人去遠:報信的人已經走得很遠。
  • 踏雪馬行遲:馬在雪地上行走緩慢。
  • 驛使春前發:驛站的使者在春天之前出發。
  • 鄕心笛裡知:鄕愁在笛聲中被感知。
  • 關路北:指北方的關口道路。
  • 曏南枝:指南方的樹枝,這裡指梅花。

繙譯

在梅花盛開的山嶺上,氣候特別適宜,我在梅花盛開的嶺上媮看。報信的人已經走得很遠,馬在雪地上行走緩慢。驛站的使者在春天之前出發,鄕愁在笛聲中被感知。雖然已經從北方的關口道路出發,但仍然尋找著南方的梅花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梅嶺上觀賞梅花的情景,通過“梅嶺候偏宜,梅花嶺上窺”展現了梅花的美麗和適宜的氣候。詩中“報瑤人去遠,踏雪馬行遲”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期盼和旅途的艱辛。最後兩句“已從關路北,猶覔曏南枝”則抒發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梅花的執著追求,展現了詩人深沉的鄕愁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