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塞上曲

膠寒竹箭猶揚越,笛散梅花已漢關。 小月陣前雲出海,骨都營外火連山。 江邊玉帳樓船度,馬上金錢御府頒。 百尺朝臺兩銅柱,漢家何日拓南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膠寒竹箭:指用膠粘合的竹箭,這裏比喻南方的武器。
  • 揚越:古代對南方地區的稱呼。
  • 笛散梅花:比喻北方的音樂和風物。
  • 漢關:指漢朝的邊關。
  • 小月:指新月,這裏可能指夜晚。
  • 骨都營:古代匈奴的一個部落名。
  • 玉帳樓船:指華麗的帳篷和戰船。
  • 金錢御府頒:指皇帝頒發的賞賜。
  • 銅柱:古代用於標記邊界的柱子。
  • 南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翻譯

南方的武器依舊寒冷,竹箭飛揚在揚越之地,北方的笛聲散落梅花,已傳至漢朝的邊關。 夜晚的戰場上,新月如鉤,雲彩彷彿從海中升起,匈奴的營地外,火光連綿,如同山巒。 江邊,華麗的帳篷和戰船正在渡過,皇帝頒發的賞賜隨着馬匹傳送。 百尺高的朝臺旁,兩根銅柱矗立,漢家何時才能征服南方的蠻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中塞上的戰爭景象,通過對南北不同風物的對比,展現了邊疆的遼闊與戰爭的殘酷。詩中「膠寒竹箭」與「笛散梅花」形成鮮明對比,前者代表南方的戰事,後者則帶有北方的文化色彩。後句通過「小月陣前雲出海,骨都營外火連山」進一步以景抒情,描繪了夜晚戰場的壯闊景象。結尾的「漢家何日拓南蠻」則表達了作者對於國家邊疆安全的關切和對征服南蠻的期望。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