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王勤中畫菊

共僧搖策入閶門,借問先臣七葉孫。 道在即堪忘祿位,宅拋猶得住閒園。 簾前養鳥能通語,筆底爲花覺有魂。 便欲恭求寫秋菊,好移霜質傲籬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閶門:蘇州古城西門,通往虎丘方向。
  • 七葉孫:指第七代的孫子,這裏指王勤的後代。
  • 祿位:官職和俸祿,指官場地位。
  • 閒園:閒適的園林。
  • 通語:能理解鳥語,指養鳥人與鳥兒溝通無礙。
  • 霜質:指秋菊的傲骨和堅韌品質。

翻譯

與僧人一同搖着柺杖進入蘇州的閶門,詢問王勤先輩的第七代子孫。 他道行深厚,足以忘卻官場的地位,雖然宅邸已棄,仍能居住在閒適的園林中。 簾前養的鳥兒能理解人言,筆下描繪的花朵彷彿有了靈魂。 我便想恭敬地請求他畫一幅秋菊,好讓我將那傲立籬邊的霜質秋菊移植過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僧人一同訪問王勤後代的情景,通過對話展現了主人公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詩中「道在即堪忘祿位」一句,表達了主人公對精神追求的重視,而「宅拋猶得住閒園」則進一步以閒適的園林生活來象徵這種超脫。後兩句通過對養鳥和畫花的描寫,展現了主人公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對藝術創作的嚮往。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王勤後代畫技的敬佩,並希望能得到一幅秋菊圖,以此來表達對秋菊堅韌品質的讚美。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