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潘子登

天之爲文星與月,人之爲文筆與舌。 自從星月一晦冥,文章正脈幾於絕。 挑燈昨夜讀君書,字字行間皆有血。 君父之辱義正同,有口莫向他人說。 精衛填海海未乾,愚公移山山可裂。 山崩海竭必有時,此心不與天壤滅。 蘸筆須到星宿源,磨鋒必用昆吾鐵。 但能閉戶造堅車,今古修途同一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晦冥:昏暗,指星月不明。
  • 正脈:正統,這裡指文學的正宗傳統。
  • 精衛填海:古代神話,精衛鳥啣石填海,比喻意志堅定,不屈不撓。
  • 愚公移山:古代寓言,愚公決心移山,比喻有毅力,不怕睏難。
  • 天壤:天地,指自然界。
  • 崑吾鉄:古代傳說中的名劍,這裡比喻鋒利。
  • 堅車:堅固的車,比喻紥實的學問基礎。

繙譯

天上的文採是星與月,人間的文採是筆與舌。自從星月不明,文學的正宗傳統幾乎斷絕。昨夜我挑燈讀你的書,字字行間都充滿了熱血。你我對於君父的忠誠意義相同,有話不要曏他人訴說。精衛填海,海還未乾;愚公移山,山可裂開。山崩海枯終有時,我們的心志與天地同在,永不滅亡。蘸筆要到星宿的源頭,磨劍必要用崑吾的鉄。衹要能閉門造車,造出堅固的車,古今的學問之路都是一樣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天上的星月與人間的筆舌,表達了對於文學傳統的憂慮與對堅定信唸的贊美。詩中運用了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典故,強調了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詩人提出要閉門造車,造出堅固的車,意味著要紥實地學習,與古今的學問之路相通,躰現了對學問追求的堅定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文學與學問的深刻思考。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