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子覲歸都門

北溟南海本同濤,萬里遙遊興自豪。 京輔舊家喬木古,清秋歸路雁行高。 攜回勾漏丹砂顆,舞著虞廷黼繡袍。 別後相思何處寄,郎星天上望勞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溟:古代傳說中北方極遠処的海。
  • 京輔: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勾漏:古代傳說中的地名,據說産丹砂。
  • 虞廷:指古代虞舜的朝廷。
  • 黼綉袍:古代貴族或官員穿的綉有黑白相間花紋的禮服。
  • 郎星:指天狼星,古代常用來比喻遠行的親人或朋友。
  • 勞勞:形容思唸之情深切。

繙譯

北方的海與南方的海本是一片波濤,你萬裡遠遊,興致高昂。 京城及其周邊地區,古老的家族,高大的樹木,清鞦時節,歸途中的雁陣顯得格外高遠。 你帶廻了勾漏的丹砂,穿著虞廷的黼綉袍,翩翩起舞。 分別後,我的思唸將寄托於何処?衹能仰望天上的郎星,心中充滿了對你的深切思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友人遠遊歸來的場景,通過“北溟南海”、“京輔舊家”等意象展現了廣濶的地理背景和深厚的家族歷史。詩中“攜廻勾漏丹砂顆,舞著虞廷黼綉袍”一句,既表現了友人的榮耀與風採,也隱含了對友人才華與成就的贊美。結尾的“郎星天上望勞勞”則深情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唸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不捨。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