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劉沛然兼送之端州
我居天一隅,幸豁千里目。
四海有同心,風期每相屬。
之子三吳英,軒車來問俗。
旅病臥孤舟,賓至不及肅。
貽贈一篇詩,懇款見衷曲。
一吟五內寬,再詠雙眉蹙。
蹇予生不辰,水深聊自漉。
不無危苦詞,敢並騷些讀。
豈知墮淚猿,更作求聲谷。
義心知調古,直氣識節促。
悠然金石音,出自絲桐腹。
爲君埽蓬蒿,銜杯泛霜菊。
與君涉牂牁,堆盤進黃獨。
舊宮禾黍地,當歡或成哭。
君家太湖上,瑤圃皆積玉。
聯飛聲滿空,手著書盈屋。
徒驚潘令毛,漸嘆荊州肉。
遲暮各有懷,古道敢不勖。
傳經本儒行,今晨裝已俶。
巖高星可佔,峽暗雲仍畜。
善價倘有時,毋爲久藏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豁 (huō):開闊,敞亮。
- 風期 (fēng qī):風雅的約會,指志趣相投的交往。
- 之子 (zhī zǐ):這個人,指劉沛然。
- 軒車 (xuān chē):高大的馬車,形容來訪者的尊貴。
- 問俗 (wèn sú):瞭解民情,考察風俗。
- 貽贈 (yí zèng):贈送。
- 懇款 (kěn kuǎn):誠懇。
- 五內 (wǔ nèi):五臟,比喻內心深處。
- 蹙 (cù):皺眉,表示憂愁或不滿。
- 蹇予 (jiǎn yǔ):我,自謙之詞。
- 自漉 (zì lù):自我淨化,比喻自我修養。
- 騷些 (sāo xiē):指楚辭,這裏比喻高雅的文學作品。
- 墮淚猿 (duò lèi yuán):比喻悲傷至極。
- 求聲谷 (qiú shēng gǔ):比喻尋求同情和理解。
- 義心 (yì xīn):正義之心。
- 直氣 (zhí qì):正直的氣概。
- 絲桐 (sī tóng):指琴,因古代琴多用桐木製成,弦用絲製成。
- 埽蓬蒿 (sào péng hāo):掃除雜草,比喻清理環境。
- 牂牁 (zāng kē):古代地名,今貴州一帶。
- 黃獨 (huáng dú):黃色的獨頭蒜。
- 禾黍 (hé shǔ):指莊稼,這裏比喻故國的景象。
- 瑤圃 (yáo pǔ):美麗的園林。
- 潘令毛 (pān lìng máo):指潘岳,晉代文學家,這裏比喻才華橫溢。
- 荊州肉 (jīng zhōu ròu):指荊軻,戰國時期刺客,這裏比喻英勇。
- 勖 (xù):勉勵。
- 俶 (chù):開始。
- 藏櫝 (cáng dú):藏在匣子裏,比喻隱藏才華。
翻譯
我居住在天地一角,幸而視野開闊,能望千里。四海之內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的風雅之約總是相互連接。你這位來自三吳的英才,乘坐高大的馬車來此瞭解民情。我因旅病躺在孤舟之中,未能及時恭迎賓客。你贈送我一首詩,其中的懇切之情可見一斑。我一讀內心便感到寬慰,再讀則雙眉緊蹙。我自認爲生不逢時,只能在深水中自我淨化。我的詩中雖有危苦之詞,但不敢與楚辭相提並論。沒想到我的悲傷竟如墮淚的猿猴,更像是尋求同情的山谷。你的正義之心和正直氣概,如同悠揚的金石之音,發自內心的琴聲。爲了你,我掃除雜草,舉杯共飲霜降後的菊花酒。與你一同涉足牂牁之地,品嚐黃獨蒜。舊時的宮殿已成禾黍之地,應當歡喜卻成了哭泣。你家在太湖之上,瑤圃中滿是美玉。你的名聲響徹天空,手著的書籍滿屋。我雖驚歎於你的才華,卻也感嘆自己的衰老。我們各自在遲暮之年有所懷,對於古道我怎能不勉勵自己。傳授經典本是儒者的行爲,今天早晨你已開始整理行裝。高山上的星星可以預兆未來,峽谷中的雲霧依舊濃密。若有機會,不要久藏你的才華。
賞析
這首作品是陳恭尹送別劉沛然時所作,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別離的感慨。詩中,陳恭尹以豁達的胸懷和深情的筆觸,描繪了與劉沛然的深厚友誼和對其的敬仰。通過「五內寬」、「雙眉蹙」等生動描寫,展現了內心的複雜情感。同時,詩中對劉沛然的才華和品德給予了高度評價,如「義心知調古,直氣識節促」,體現了對其人格的尊重和對其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厚的文學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