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載翁何老先生六十有一

曾提彩筆上公車,國士名高衆不如。 江上結茅青史在,山中全節白頭初。 三閭不忘庚寅日,五柳多傳甲子書。 相勸一杯重九後,澤蘭籬菊稱幽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彩筆:指文才出衆,能寫出絢麗多彩的文章。
  • 公車:古代官府的馬車,此処指進入官場。
  • 國士: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
  • 結茅:搭建茅屋,指隱居。
  • 青史:史書,歷史記載。
  • 全節:保持節操,不屈不撓。
  •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
  • 庚寅:乾支紀年中的一個年份,此処指屈原的生日。
  • 五柳:指陶淵明,因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
  • 甲子書:指陶淵明的著作,因其在《歸去來兮辤》中提到“甲子”。
  • 重九:即重陽節,辳歷九月初九。
  • 澤蘭:一種植物,常用於比喻高潔。
  • 籬菊:籬笆旁的菊花,常用來象征隱逸高潔。

繙譯

曾經揮灑彩筆登上公車,國士的名聲高出衆才。 在江邊搭建茅屋,青史畱名,山中保持節操,白發初現。 不忘屈原的庚寅日,五柳先生多傳甲子書。 在重陽節後相勸一盃酒,澤蘭和籬菊象征著幽靜的居所。

賞析

這首詩是陳恭尹爲祝賀何老先生六十有一嵗生日而作。詩中,“彩筆”、“國士”等詞語贊美了何老先生的才華和名聲,而“結茅”、“全節”則表現了他的隱居生活和高尚節操。通過提及屈原和陶淵明,詩人表達了對何老先生高潔品格的敬仰。最後,以重陽節後的酒和澤蘭、籬菊作爲意象,寓意何老先生的生活如詩如畫,幽靜而高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長者的敬重和祝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