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羅浮山因柬其舅汪慄亭其叔羅廷錫

清論應爲第一流,禪林相見晚山稠。 文章自許藏名嶽,姓字偏宜紀石樓。 舊好情深勞遠夢,新篇佳絕想前遊。 知君宅相淵源在,南望同悲宋玉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信件,這裏指寫信。
  • :因此。
  • 禪林:指佛教寺院。
  • :密集。
  • 自許:自信地認爲。
  • 藏名嶽:指將自己的文章比作藏在名山之中,意指文章珍貴且不輕易示人。
  • 紀石樓:在石樓上刻記名字,表示留名後世。
  • 宅相:指家世、門第。
  • 淵源:指深厚的家學淵源。
  • 宋玉樓:指宋玉的故居,這裏用以指代高雅的文化場所。

翻譯

你的清談應當是第一流的,我們在禪林相見時,晚山顯得格外密集。你的文章自信地認爲足以藏在名山之中,你的名字也應當刻記在石樓上,留名後世。舊日的情誼深厚,使我遠思成夢,你的新作極佳,讓我想起了以前的遊歷。我知道你的家世淵源深厚,南望之時,我們一同悲嘆那高雅的宋玉樓。

賞析

這首詩是陳恭尹對友人的讚譽之作,通過描繪禪林相見的場景,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認可和對舊日情誼的懷念。詩中「文章自許藏名嶽,姓字偏宜紀石樓」展現了友人文章的珍貴和留名後世的願望,而「舊好情深勞遠夢,新篇佳絕想前遊」則抒發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新作的讚賞。結尾的「知君宅相淵源在,南望同悲宋玉樓」則體現了對友人家世淵源的瞭解和對高雅文化的共同嚮往。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