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樑藥亭招集六瑩堂送姚東郊歸桐城同王蒲衣姚非熊二首
高齋紅綻雨初消,美酒良晨未寂寥。
歸客正尋芳草路,南天早是落花朝。
交情到處多投轄,詩卷誰家得射鵰。
含嚼菁華不成句,杜陵持論薄蘭苕。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花朝:指花開的早晨。
- 梁藥亭: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六瑩堂:地名,可能是集會地點。
- 姚東郊: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桐城:地名,位於今安徽省。
- 王蒲衣: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姚非熊: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紅綻:指花兒盛開。
- 寂寥:形容環境或心情的孤寂。
- 投轄:比喻朋友間的深情厚意。
- 射鵰:比喻高超的技藝或才華。
- 含嚼菁華:比喻深入品味詩文的精華。
- 杜陵:指杜甫,唐代著名詩人。
- 蘭苕:指蘭草和苕草,常用來比喻詩文的高雅。
翻譯
在花開的早晨,梁藥亭邀請我們在六瑩堂聚會,爲姚東郊送行回桐城,與王蒲衣、姚非熊一同。
高高的宅院裏,紅花在雨後初放,美酒和美好的早晨並不孤單。 歸途的客人正尋找着芳草之路,南方的天空已是落花的早晨。 到處都是深厚的友情,詩卷中誰家能射中雕像(比喻高超的才華)。 我深味着詩文的精華,卻難以成句,杜甫曾論詩,不輕視蘭草和苕草(比喻高雅的詩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其朋友們在花開的早晨聚會送別的情景,通過「紅綻」、「美酒良晨」等詞描繪了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詩藝的珍視。詩中「投轄」、「射鵰」等典故的運用,增添了詩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結尾處提及杜甫的詩論,顯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嚴謹態度和對高雅詩文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