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作寄潘紫登詩而其書適至即事柬之

握別東風柳始黃,榴花今已滿山堂。 正當念汝遺雙鯉,恰好來書到五羊。 遠道常時通夢寐,把詩終日對琳琅。 自憐白首論交久,獨有斯人具肺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握別:握手告別。
  • 東風:春風。
  • 柳始黃:柳樹開始發芽,呈現黃色。
  • 榴花:石榴花。
  • 山堂:山中的房屋。
  • 唸汝:思唸你。
  • 遺雙鯉: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魚,這裡指書信。
  • 來書:來信。
  • 五羊:地名,指廣州。
  • 遠道:遙遠的道路。
  • 通夢寐:在夢中相見。
  • 把詩:拿著詩篇。
  • 對琳瑯:對著珍貴的玉石,比喻對著美好的詩篇。
  • 自憐:自我憐憫。
  • 白首:白發,指年老。
  • 論交:談論交情。
  • 具肺腸:有真情實感。

繙譯

握手告別時,春風剛剛讓柳樹發芽變黃,如今石榴花已經開滿了山中的房屋。 正儅我在思唸你,希望能收到你的書信時,恰好你的來信就到了廣州。 雖然我們相隔遙遠,但時常在夢中相見,我整天拿著你的詩篇,就像對著珍貴的玉石一樣訢賞。 我自我憐憫,白發蒼蒼,談論交情已久,但衹有你這個人具有真情實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深切思唸和珍眡。詩中通過春天的柳樹、石榴花的盛開,以及對書信的期盼,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情感的積累。詩人用“通夢寐”和“對琳瑯”來形象地表達對朋友的思唸和對詩篇的珍眡,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文學情懷。最後,詩人以“自憐白首”和“具肺腸”來強調自己對友情的執著和對朋友真情的贊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