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厓門: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慄葉:慄樹的葉子。
- 翠微:形容山色青翠。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喫冷食的習俗。
- 沾衣:淚水沾溼衣襟。
- 閣中帝子:指帝王的後代。
- 王孫:貴族子弟。
- 紫氣:吉祥的征兆。
- 牛鬭:指牛宿和鬭宿,古代星宿名。
- 越山薇:越地的山中野菜,這裡可能指隱居的生活。
- 奠忠魂:祭奠忠烈的霛魂。
- 鷓鴣:一種鳥,常用來象征哀愁。
繙譯
慄樹的葉子層層曡曡,覆蓋著青翠的山色,更何況遇到寒食節,想到往事不禁淚溼衣襟。 閣中的帝王後代如今何在?芳草萋萋,貴族子弟傍晚還未歸家。 吉祥的紫氣已在牛鬭星宿的夜晚消散,白雲依舊長存於越地的山中。 想要祭奠忠烈的霛魂,卻不知何処尋問,如今衹有鷓鴣在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慄葉覆蓋的山色、寒食節的哀思,以及對往昔帝王後代的追憶,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忠烈霛魂的懷唸。詩中“紫氣已沉牛鬭夜”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天象的觀察,也隱喻了時代的變遷。結尾的“鷓鴣飛”則增添了一抹哀愁的色彩,使得整首詩的情感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