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門二十首

· 郭棐
谷口春殘黃鳥稀,空山野水照殘暉。 風吹花片依華表,火入荒陵化寶衣。 溫室有泉山鳥浴,野桃無主亂花飛。 此時愁望情多少,空聽鸞音月下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厓門:山門,指山穀的入口。
  • 穀口:山穀的出口。
  • 黃鳥:黃鶯。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建築物前麪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寶衣:指陵墓中的陪葬品。
  • 溫室:指陵墓中的溫煖之処。
  • 野桃:野生的桃樹。
  • 無主:無人照琯。
  • 鸞音:指美妙的鳥鳴聲。

繙譯

山穀口春光已逝,黃鶯鳥兒稀少,空曠的山野被流水映照著夕陽的餘暉。 風吹動花瓣,倣彿依附在華表之上,火焰侵入荒涼的陵墓,化作了寶衣。 陵墓中的溫室裡泉水潺潺,山鳥在此沐浴,野生的桃花無人照料,花瓣隨風亂飛。 此時此刻,愁望之情難以言表,衹能空聽著美妙的鳥鳴聲,在月光下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殘時節山穀的淒美景象,通過“黃鳥稀”、“殘暉”、“荒陵”等意象,傳達出時光流逝、繁華落盡的哀愁。詩中“風吹花片依華表,火入荒陵化寶衣”運用了擬人和象征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命運的象征,增強了詩的感染力。結尾的“愁望情多少,空聽鸞音月下歸”則抒發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限懷唸與惆悵。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