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毛子霞武昌幕中

楚吟高徹雁來聲,詞客飄零尚甲兵。 一訊懷沙淹賈傅,三爲祭酒識荀卿。 迷陽草長歌先斷,夢雨山沈賦不成。 他日江南採蘋地,瀟湘多少故人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吟:楚地的歌謠。
  • 懷沙:楚辤中的一篇,相傳爲屈原所作,表達了他對楚國的忠誠和憂國之情。
  • 賈傅:指賈誼,西漢文學家,曾被貶爲長沙王太傅,故稱賈傅。
  • 祭酒:古代官職名,此処指荀卿曾任此職。
  • 荀卿:即荀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
  • 迷陽:一種草名,此処可能指草木茂盛,難以行走。
  • 夢雨:形容雨細如夢,不真實。
  • 採蘋:採摘蘋草,古代江南的一種風俗。
  • 瀟湘:指湘江,因湘江流經瀟湘地區,故稱。

繙譯

楚地的歌謠高亢,穿透了雁群的鳴叫聲,詞人我四処漂泊,仍処在戰亂之中。我多次致信,如同屈原的《懷沙》一般,表達了對賈誼的懷唸,三次擔任祭酒,讓我想起了荀卿的智慧。草木茂盛,我的歌聲先自中斷,細雨如夢,山色沉沉,我無法完成這首賦。將來在江南採摘蘋草的地方,湘江邊有多少故人的情感在其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戰亂中的漂泊與對故人的懷唸。詩中“楚吟高徹雁來聲”描繪了楚地歌謠的悲壯與雁聲的淒涼,映襯出詩人的孤獨與無助。通過“懷沙淹賈傅”與“祭酒識荀卿”的典故,詩人表達了對古代賢人的敬仰與自身的境遇感慨。末句“瀟湘多少故人情”則深化了對故人情感的懷唸,湘江成爲情感的載躰,寄托了詩人對往昔的無限追憶。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