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鉅標行人見訊卻寄陶有舊歡故調之

會稽何處學逃名,苕霅煙波一葉輕。 行李舊恩銜帝闕,落梅新唱動江城。 十年星散楊朱路,半枕雲愁宋玉情。 莫是南中留桂樹,皇華歸客贈生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會稽:古地名,今浙江紹興。
  • 逃名:逃避名聲,指隱居。
  • 苕霅:指苕溪和霅溪,兩條河流名,位於今浙江省湖州市。
  • 行李:行裝,這裏指旅途。
  • 帝闕:帝王的宮殿,這裏指朝廷。
  • 落梅:指《落梅花》,一種曲調。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楊朱路:楊朱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這裏指他的思想道路。
  • 宋玉情:宋玉是戰國時期的文學家,這裏指他的情感或作品。
  • 桂樹:桂樹在古代常用來比喻賢才。
  • 皇華:指皇帝的恩寵。
  • 歸客:歸鄉的客人。

翻譯

在會稽的何處學習隱居之道,苕溪和霅溪的煙波中,一葉輕舟飄蕩。 旅途承載着舊時的恩寵,從帝王的宮闕出發,新的曲調《落梅花》在江城響起。 十年間,星光散落在楊朱的思想之路上,半枕雲夢,充滿了宋玉的哀愁情感。 莫非是南中留下了桂樹,歸鄉的客人帶來了皇帝的恩寵,贈予了我一生的經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遐想與對往昔的回憶。詩中,「會稽」、「苕霅」等詞語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的隱逸圖景,而「行李舊恩銜帝闕」則透露出詩人曾經的榮耀與對朝廷的眷戀。後句中的「楊朱路」與「宋玉情」則分別代表了詩人的思想追求與情感世界。結尾的「桂樹」與「皇華歸客」則隱喻着詩人對未來的希望與對過去的懷念,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