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篇
晨遊泰山,雲霧窈窕。
忽逢二童,顏色鮮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長跪問道。
西登玉臺,金樓複道。
授我仙藥,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還精補腦。
壽同金石,永世難老。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晨起興高我遊泰山,雲纏霧繞景緻可觀。忽然遇到兩位仙童,活潑伶俐青春美顏。
他們雙雙乘着白鹿,手中似有靈芝閃閃。我知眼前必是真仙,跪拜請把長壽指點。
二仙領我走上覆道,來至金樓玉臺上面。笑着賜我一丸仙藥,此藥應是神皇制煉。
立即動手教我服下,精氣復足腦力補全。從此我壽可比金石,長生不老永存世間。
注釋
翳:隱蔽。
複道:從上下兩方連通樓閣的天橋。
序
《飛龍篇》是描寫登泰山遇仙真羽士的詩,現嵌在泰安譬廟漢柏院的碑牆上。自東漢張道陵在蜀地創天師道後,其信徒很多;黃巾軍起義,就是以太平道相號召的。泰山周圍,爲太平道活動地區,道教傳播亦廣。當時道教流行煉丹服食,可以長生不老,子建遭兄曹丕的妒嫉,抑鬱寡樂,其亦有惑於此,作爲精神寄託。詩中多涉神仙之說。曹植早年間其實不信神仙之說,只是後來與李白一樣在世俗失意後入道學仙。由此也寫出來不少遊仙詩,並且在他身上也有關於不少遇仙的傳說。

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爲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爲“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