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初秋

· 黃裳
化工多事了,却收天巧,都与西风。 数峰云如扫,闲垂六幕,初见秋容。 昨夜烦襟顿释,一雨洗遥空。 偏有银蟾好,千里人同。 引起游人多感,为静中景色,悲思无穷。 傍雕栏怀古,谁问紫元翁。 也难逢、金华时候,又岂知、幽会水精宫。 尘缘满,指烟霞去,多在江东。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化工:指大自然的創造化育之力。
  • 天巧:天地萬物的巧妙之處。
  • 六幕:指天地四方。 (mù),帳幕,這裏比喻天空籠罩大地如同帳幕。
  • 煩襟:煩悶的心情。 (jīn),胸懷。
  • 銀蟾: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銀蟾稱月亮。
  • 紫元翁:作者自稱,黃裳號紫元翁 。
  • 金華時候:這裏指美好的時光。
  • 水精宮:道家所謂的洞府仙境。 水精同「水晶」。
  • 塵緣:佛教、道教謂與塵世的因緣。

翻譯

大自然似乎有諸多紛繁事務,收起了天地間的巧妙景緻,都交付給了西風。幾座山峯上的雲朵像是被清掃過一般乾淨,天地四方一片悠然,初秋的容貌初次顯現。昨夜煩悶的心情頓時消散,一場秋雨洗刷了遙遠的天空。偏偏今晚月色美好,千里之外的人們都共同沐浴在這月色下。 這美景引發了遊人諸多感慨,面對這靜謐的秋景,悲愁思緒無窮無盡。我依靠着雕花的欄杆懷念往昔,可又有誰來問詢我這紫元翁心中所想呢。難以再遇到那美好的時光,又怎會知道能在水精宮般的仙境有一場幽會。塵世的緣分已經圓滿,我指着那煙霞繚繞之處離去,大多會前往江東之地。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初秋時節的景色與作者的感慨。開篇「化工多事了,卻收天巧,都與西風」,將大自然人格化,生動地寫出秋天來臨,自然景色發生變化。「數峯雲如掃,閒垂六幕,初見秋容」細膩地勾勒出初秋天空晴朗、山峯清晰的開闊畫面,給人以靜謐之感。 「昨夜煩襟頓釋,一雨洗遙空」借秋雨過後的清爽,表達出作者煩悶心情的消散。

下闋着重抒情,「引起遊人多感,爲靜中景色,悲思無窮」直接點明面對秋景人們容易生髮的感慨。 「傍雕欄懷古,誰問紫元翁」體現出作者的孤獨與對過往的懷念。後面提到「金華時候」「幽會水精宮」,似蘊含着作者對曾經美好時光和理想境界的追思。而「塵緣滿,指煙霞去,多在江東」則表達出作者看透塵世,嚮往煙霞般超脫生活,選擇前往江東之地,有一種灑脫又帶着淡淡落寞的複雜情緒。整首詞情景交融,借初秋景色抒發內心的情感變化,展現了作者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對人生的諸多思考 。

黃裳

黃裳

宋南平(今福建南平)人,字冕仲,一作勉仲。神宗元豐五年進士第一。徽宗政和四年,以龍圖閣學士知福州,累遷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嘗上書謂三舍法宜近不宜遠,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貧,不如遵祖宗科舉之制,人以為確論。喜道家玄秘之書,自號紫玄翁。卒謚忠文。有《演山集》。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