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妖欄:華麗精緻的欄杆。妖,這裏形容華美豔麗。
- **妍夢:美好的夢。
- **流蘇翠羽:流蘇,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狀物;翠羽,翠鳥的羽毛,多用來形容服飾等的華麗。這裏借指華麗的事物。
- **鬱清曲:鬱,蘊積;清曲,清美的樂曲。
- ****鵾弦(kūn xián)**:用鵾雞筋做的琵琶弦,後泛指琴絃 ,這裏代指琴絃彈奏出的聲音。
- ****朏朏(fěi fěi)**:憂愁的樣子。
翻譯
聆聽那鐘聲敲響,鳴聲是多麼深沉啊,在華麗的欄杆邊,美好的夢境也變得輕柔。往昔華麗的生活以及其中清美的樂曲已然無法繼續,烏鴉啼叫的身影正好映照在青楓的根部。一片又一片的楓葉下,烏鴉啼叫不止,琴絃彈奏出煩躁激烈的聲音,可內心依然迷茫不明。那種悲傷憂愁的情緒,實在是令人心傷啊 。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了一種極爲悽清哀傷的氛圍。開篇「聽鐘鳴,鳴何深」,以鐘聲起興,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調。「妖欄妍夢輕」描繪出華麗夢境的消散與虛幻之感。「不續流蘇翠羽鬱清曲」,借往昔華麗生活與清美樂曲的難以延續,暗示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消逝。「烏啼正照青楓根」這句極具畫面感,烏鴉啼叫與青楓根部的景象相結合,透着悲涼。「一楓兩楓啼不足」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哀傷氛圍,而「鵾弦煩激猶未明」則借絃聲表達出內心的煩亂和迷茫。最後「悽悽朏朏傷人心」直接抒發極度的哀傷、憂愁之情,將詩人內心的痛苦毫無保留地宣泄出來。整首詩無論是意象的運用還是情感的抒發,都充分展現了柳如是彼時複雜而沉痛的心境 。

柳如是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爲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爲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爲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