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其十

以茲遊觀極,悠然獨長想。 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 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 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 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 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 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 廣待淳化敷,方嗣雲亭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京篇: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的一組詩篇,描述他對都城長安的感慨和治國理念。
  • 悠然:形容心情平靜,閒適。
  • 茅茨:簡陋的草屋,象徵簡樸的生活。
  • 蘭殿:裝飾有蘭花的宮殿,指華麗的皇家建築。
  • 高危:地位尊崇但風險大。
  • 虛心戒盈蕩:保持謙遜,警惕過度自滿。
  • 奉天:敬奉上天,表示敬畏自然和天意。
  • 臨民:治理人民,關注民生。
  • 惠養:施恩於民,養育百姓。
  • 納善:接納好的建議,鼓勵直言進諫。
  • 明科:明確法規,公正執法。
  • 慎刑賞:謹慎使用刑罰和獎賞,體現公正。
  • 六五:可能指的是《易經》中的六五爻位,象徵君王的德行。
  • 四三:可能是對歷史的回顧或對未來的期許,非具體數字。
  • 淳化:淳厚的風俗,良好的教化。
  • 雲亭:古代宮殿的名稱,此處比喻美好的政績。

翻譯

在這次遊覽觀賞中,我內心深感寧靜,獨自沉思不已。 翻開書籍,回顧過往的足跡,反思自己的行爲。 遙望古代簡樸的住所,與今日宏偉的宮殿形成對比。 人們常說,地位越高風險越大,應保持謙遜,避免驕傲自滿。 我將以全心敬奉上天,治理民衆時想着如何給予恩惠。 接納忠言,制定公正的法規,慎重處理賞罰之事。 雖然六五之位難以長久維持,但四三的教訓不能輕易忘記。 期待着淳樸風氣的普及,延續如雲亭般的好政績。

賞析

這首詩是李世民對帝都長安的深刻感受和治國理念的體現。他通過遊歷,反思歷史,提醒自己要謙遜、公正,同時不忘吸取歷史教訓,關注民生,接納忠言。詩人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比喻,如「茅茨」與「蘭殿」的對比,表達了從簡樸到繁華的國家變遷,以及對理想政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寓意深遠,展現出一位明君的胸懷和智慧。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