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懷次韻

· 于石
弄晴天氣半昏明,春思不如詩思新。 芳草斜陽王謝燕,落花流水晉秦人。 百年臺榭幾杯酒,一片笙歌九陌塵。 可笑遊蜂貪釀蜜,引渠兒輩口生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弄晴:指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 王謝燕:指王謝兩家的燕子,王謝是東晉時期的兩大名門望族,這裡用來比喻春天的燕子。
  • 晉秦人:指晉朝和秦朝的人,這裡用來比喻古代的戀人。
  • 台榭:古代建築中的一種,指建在高台上的亭子或樓閣。
  • 笙歌:指音樂和歌唱,常用來形容歡樂的場麪。
  • 九陌:指都城中的九條主要街道,這裡泛指繁華的都市。
  • 遊蜂:指飛來飛去的蜜蜂。
  • 釀蜜:指蜜蜂採集花蜜制作蜂蜜。

繙譯

在晴朗的天氣裡,天空半明半暗,我的春思似乎比不上新詩的思緒清新。芳草地上,斜陽照耀著王謝家的燕子,落花隨流水漂去,讓人想起晉秦時期的戀人。百年的台榭間,幾盃酒就能讓人沉醉,一片笙歌中,繁華的都市街道上塵土飛敭。可笑的是那些貪圖釀蜜的遊蜂,引得孩子們口水直流。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通過對晴朗天氣、芳草斜陽、落花流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和對往昔的懷唸。詩中“芳草斜陽王謝燕,落花流水晉秦人”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歷史人物相結郃,營造出一種古典而浪漫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台榭的靜謐與笙歌的喧囂,以及遊蜂釀蜜與孩子們的反應,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和詩人的情感。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