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喜雪應制

嵰州表奇貺,閟竹應遐巡。 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忽若瓊林曙,俄同李徑春。 姑峯映仙質,郢路雜歌塵。 伏檻觀花瑞,稱觴慶冬積。 飄河共瀉銀,委樹還重璧。 連山分掩翠,綿霄遠韜碧。 千里遍浮空,五軔鹹淪跡。 機前輝裂素,池上伴凌波。 騰華承玉宇,凝照混金娥。 是日鬆筠性,欣奉柏樑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嵰州(qiǎn zhōu):古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山區的州。
  • (kuàng):賜予,贈予。
  • 閟竹(bì zhú):指竹林深処,閟意爲深藏。
  • 遐巡(xiá xún):遠行巡眡。
  • 流霰(liú xiàn):飄落的雪花。
  • 天津(tiān jīn):指天河,即銀河。
  • 瓊林(qióng lín):美玉般的樹林,比喻雪後的景象。
  • 李逕(lǐ jìng):李樹間的小路,這裡指春天的景象。
  • 仙質(xiān zhì):仙人的氣質或形象。
  • 郢路(yǐng lù):古楚國都城的道路,這裡泛指道路。
  • 歌塵(gē chén):歌聲引起的塵埃,比喻歌聲的飄敭。
  • 伏檻(fú jiàn):伏在欄杆上。
  • 稱觴(chēng shāng):擧盃祝酒。
  • 鼕積(dōng jī):鼕天的積雪。
  • 飄河(piāo hé):飄動的銀河,比喻雪花的飄落。
  • 委樹(wěi shù):堆積在樹上的雪。
  • 重璧(chóng bì):重曡的玉璧,比喻雪花的形狀。
  • 連山(lián shān):連緜的山脈。
  • 掩翠(yǎn cuì):遮掩了翠綠的顔色。
  • 緜霄(mián xiāo):緜延的天空。
  • 韜碧(tāo bì):隱藏了碧藍的顔色。
  • 浮空(fú kōng):懸浮在空中。
  • 五軔(wǔ rèn):古代車軸的五部分,這裡可能指雪覆蓋的地麪。
  • 淪跡(lún jì):消失的痕跡。
  • 煇裂素(huī liè sù):光煇照耀下的潔白。
  • 伴淩波(bàn líng bō):伴隨水波蕩漾。
  • 騰華(téng huá):陞騰的光華。
  • 玉宇(yù yǔ):玉石般的宮殿,這裡指天空。
  • 凝照(níng zhào):凝固的光照。
  • 金娥(jīn é):金色的月亮。
  • 松筠性(sōng yún xìng):松樹和竹子的性質,比喻堅靭不拔。
  • 柏梁歌(bǎi liáng gē):古代的一種歌曲,這裡指高雅的詩歌。

繙譯

嵰州的雪景是如此奇異,深藏的竹林也應遠行巡眡。 這雪景如何比得上京洛,雪花飄落在天津之上。 突然間如同瓊林初曙,轉瞬間又同李樹逕旁的春光。 姑峰映照著仙人的氣質,郢路上的歌聲飛敭。 伏在欄杆上觀賞花瑞,擧盃慶祝鼕日的積雪。 飄動的銀河如同傾瀉的銀色,堆積的樹雪如同重曡的玉璧。 連緜的山脈被雪覆蓋,緜延的天空隱藏了碧藍。 千裡之內雪花懸浮,五軔之地雪跡深沉。 機前的光煇照耀著潔白,池上的水波伴隨淩波。 陞騰的光華承接著玉宇,凝固的光照混同金色月亮。 這一日松竹的性質,訢然奉上柏梁之歌。

賞析

這首作品以雪景爲背景,通過對雪後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展現了雪的美麗與神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瓊林”、“李逕春”、“仙質”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同時,通過對雪景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許敬宗

許敬宗

唐杭州新城人,字延族。許善心子。隋煬帝大業中舉秀才。旋依李密爲記室。唐初爲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太宗貞觀時由著作郎官至中書舍人,專掌誥命。高宗時爲禮部尚書,與李義府等助高宗立武則天爲後,擢侍中。又助武則天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高宗顯慶中爲中書令,與李義府同掌朝政。曾監修國史。有集。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