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牀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他皆:其他人。
  • 攜酒:帶著酒。
  • 尋芳:尋找美麗的景色或花朵。
  • 關門:關閉門戶。
  • 好靜眠:喜歡安靜地睡覺。
  • 唯有:衹有。
  • 楊花:柳絮,春天的一種飛絮。
  • 相覔:尋找對方,這裡指楊花找人。
  • 因風:借助風力。
  • 時複:不時地,偶爾。
  • 牀前:指室內靠近牀的地方。

繙譯

大家都在清明節那天出門,帶著美酒尋找春色,而我卻選擇獨自關上門,在甯靜中安睡。衹有那隨風飄舞的楊花,似乎懂得我的心思,時不時地飄到我的牀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明節時人們普遍外出遊玩賞景的習俗,而詩人李建勛則選擇了一個與衆不同的方式——靜心休息。他通過“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這兩句,對比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對甯靜生活的追求。楊花作爲春天的象征,其“似相覔”的行爲,倣彿是詩人內心孤獨情感的投射,它既是孤獨的陪伴,也是詩人對自然和諧關系的感悟。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流露出詩人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品格。

李建勳

李建勳,字致堯,廣陵人。(全唐詩作隴西人。此從唐才子傳)約生於唐懿宗鹹通十三年,卒於周太祖廣順二年,年約八十一歲。少好學能屬文,尢工詩。南唐主李昪鎮金陵,用爲副使,預禪代之策,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還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年已八十。時宋齊丘隱居洪州西山,建勳常往造謁致敬。後歸高安別墅,一夕,無病而終。建勳著有鐘山集二十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