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春

· 仲並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沉一縷嫋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迴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分: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中間,晝夜幾乎等長。
  • 畫堂: 高雅的廳堂,常用來指代富貴人家的居所。
  • 煙雨: 指細雨濛濛,如煙似霧。
  • 水沉: 一種名貴的香料,焚燒後有沉鬱的香氣。
  • 嫋爐薰: 指香菸緩緩上升,充滿室內。
  • 芳尊: 酒杯,此處指美酒。
  • 迴雪: 形容女子舞動的衣袖輕盈如雪花飄落。
  • 宛轉: 曲折而婉轉,此處形容歌聲優美動聽。
  • 丞相: 古代官職,此處可能是對主人的尊稱。
  • : 生氣或責怪。

翻譯

溪邊的景色已經到了春分時節,畫堂裏籠罩着黃昏時分的煙雨。一縷縷沉香在爐中慢慢燃燒,香氣瀰漫整個房間,讓人沉醉在美酒之中。

舞者的衣袖輕輕飄動,如同迴旋的雪花;歌聲婉轉悠揚,彷彿能留住天上的雲彩。這樣的人間美景,又能有多少次機會聽到呢?主人,請不要因爲這短暫的歡愉而生氣。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江南春日畫卷,通過對溪邊風物、畫堂煙雨以及沉香繚繞的場景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春天的靜謐與溫馨。舞者和歌者的表演更是生動活潑,給人以視聽享受。詩人通過「丞相休嗔」的勸慰,表達了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同時也流露出對主人的關懷與期待。整首詞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富有生活情趣。

仲並

仲並,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高宗紹興二年(1132)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爲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爲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閒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1163),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