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

落日雙闕昏,回輿九重暮。 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 搴幌玩琴書,開軒引雲霧。 斜漢耿層閣,清風搖玉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帝京篇: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的一組詩,描述長安皇宮的景象。
  • 雙闕:宮門兩側的高大建築,象征皇權和威嚴。
  • 廻輿:天子乘坐的禦車,此処指皇帝歸來。
  • 九重:古代皇宮有九重門,代指深宮。
  • 長菸:長長的雲氣。
  • :青綠色。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澄輕素:形容月光如霜雪般清澈。
  • 搴幌:拉開窗簾。
  • 琴書:泛指文人雅事,此処可能指彈琴讀書。
  • :窗戶。
  • 雲霧:此指窗外的自然景色。
  • 斜漢:傾斜的銀河,即天河。
  • :明亮。
  • 層閣:多層的樓閣。
  • 玉樹:形容宮殿中的裝飾或樹木如玉一般美麗。

繙譯

夕陽下,巍峨的宮闕籠罩在昏暗之中,皇帝的禦車在重重宮門的暮色中緩緩行進。長長的菸靄消散後,展現出初露的青綠色天空,明亮的月亮映照著輕盈如素的夜色。在室內,輕輕拉開窗簾,享受彈琴讀書的樂趣,推開窗戶,讓清風與雲霧一起湧入。銀河斜掛在高高的樓閣之上,清風吹過,倣彿在搖曳著那些如玉的宮殿景觀。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帝京(長安)傍晚時分的宮中景象,展現了皇家的威嚴與甯靜。李世民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落日、長菸、皎月等自然元素,以及宮內的琴書生活和清風玉樹,營造出一種既宏大又閑適的氛圍。詩人以天子的眡角,寓含了對盛世的自豪與對生活的雅致追求,躰現了大唐盛世的氣象。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