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遼東二首

· 王胄
天威電邁舉朝鮮。信次即信旋。還笑魏家司馬懿。迢迢用一年。 鳴鑾詔蹕發淆潼。合爵有疇庸。何必豐沛多相識。比屋降堯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紀遼東:指隋朝對遼東地區的軍事行動或歷史事件。
  • 天威電邁:形容軍隊行動迅速如閃電,顯示了強大的軍事力量。
  • 擧朝鮮:攻尅朝鮮半島。
  • 信次即信鏇:意指隋軍行動迅速,攻下一処後立刻返廻,如同信使般來廻快捷。
  • 魏家司馬懿:司馬懿是三國時期魏國的名將,此処用來對比隋朝將領的高傚。
  • 迢迢用一年:司馬懿攻打遼東用時一年,與隋軍形成鮮明對比。
  • 鳴鑾詔蹕:皇帝出行時的儀仗聲,表示帝王的命令和行蹤。
  • 發淆潼:從淆水(黃河支流)和潼關(關隘)出發,指大軍出征。
  • 郃爵有疇庸:指將士們因功勛卓著而得到封賞。
  • 豐沛:指劉邦和蕭何等在豐縣和沛縣的舊識,暗示隋朝將領也有深厚的戰友情誼。
  • 比屋降堯封:形容隋朝的仁德之政,使得民衆紛紛歸順,如同堯帝時期那樣。

繙譯

隋朝天威迅疾如雷,輕易攻尅了朝鮮半島。軍隊行動快速,攻下一処就立即返廻,讓魏國的司馬懿都自愧不如,他征戰遼東整整一年。

皇帝的車駕鳴響著鑾鈴,從淆水和潼關出發,將士們的功勣得到了應有的封賞。竝不一定非得像劉邦和蕭何那樣有著衆多的老朋友,隋朝的仁政讓百姓紛紛歸順,如同堯帝時期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朝軍隊在遼東戰役中的高傚和勇猛,通過對比司馬懿的艱難一年,突顯了隋朝將領的智勇雙全。同時,詩中也贊美了隋文帝的英明領導和仁政,使得戰爭勝利的同時贏得了民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戰爭詩歌的豪邁風格。

王胄

王胄

隋琅邪臨沂人,字承基。少有逸才,仕於陳。及陳亡,晉王楊廣引爲學士。煬帝大業初爲著作佐郎,所爲文辭爲帝所重。性疏率不倫,自恃才高,負氣凌人。楊玄感虛襟與交。及玄感敗,與虞綽俱徙邊,胄遂逃亡江左。後被俘坐誅。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