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鵠歌
悲夫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宛頸獨宿兮不與衆同。
夜半悲鳴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獨宿何傷。寡婦念此兮泣下數行。
嗚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飛鳥尚然兮況於貞良。
雖有賢雄兮終不重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鵠:古代一種大型候鳥,類似天鵝。
- 早寡:指配偶很早就去世。
- 宛頸:形容黃鵠彎曲頸部的姿態。
- 衆同:與衆人一同。
- 故雄:已故的伴侶。
- 天命:古人認爲生死由天定。
- 寡傷:獨處無妨,不覺得悲傷。
- 貞良:忠誠善良,此處指忠誠的伴侶。
- 重行:再婚。
翻譯
多麼可悲啊,那黃鵠失去了伴侶,已經七年沒有成雙。它獨自昂首,夜晚棲息,不願與羣鳥爲伍。 半夜裏,它悲傷地鳴叫,思念着已逝的雄鳥。雖然天命使它早年喪偶,但獨居又能怎樣呢?寡婦想到這些,忍不住淚流滿面。 哎呀,真是令人哀嘆,死去的人是無法忘記的。連飛鳥都懂得懷念,更何況我們這些忠誠的人呢? 儘管有才德出衆的雄鳥,但它們始終不會再去尋找伴侶。
賞析
這首詩以黃鵠的孤獨生活寓言,表達了對忠誠伴侶早逝的深切哀悼和對生死離別的無奈。詩人通過黃鵠的形象,展現了對忠誠美德的讚揚,即使失去伴侶,仍堅守貞潔,不輕易再婚。同時,詩中的「天命早寡」也反映出古人對命運的宿命論觀念,以及對生死的深深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樸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