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 第二十品 ·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拼音

所属合集

#金剛經

譯文

淨飯聖王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以見圓滿的色身就是見佛嗎?不可以,世尊,不應當以見圓滿色身就是見如來。爲什麼呢?因爲如來說,圓滿的色身,就是虛幻的圓滿色身,只是名叫做圓滿的色身。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見圓滿的種種成就,比如三十二相、放光、神通,等等,就是見如來嗎?不可以,世尊,不可以見圓滿的種種成就是見如來。爲什麼呢?如來說具足,就是虛幻的具足,只是名叫做諸相具足。若見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剛見如來。

注釋

具足色身:即十分完美的身體。色身,佛教稱四大(地、水、火、風)五塵(色、聲、香、味、觸)等色法而成之身,即人有形的肉體。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啓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 ► 1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