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蘭花和杜若生於春夏,枝葉多麼茂盛。
幽雅清秀,空絕林中羣芳的秀麗色彩,硃紅色的花下垂,覆蓋着紫色的花莖。
漸漸地白天漸短,秋風也慢慢的吹拂起來。
時光流逝,花兒凋零,美好的心願到底如何實現?
注釋
感遇:指有感於遭遇。
蘭若:蘭花和杜若。這是《楚辭》裏邊屈原最讚美的兩種花。
芊(qiān)蔚:草木茂盛一片碧綠的樣子。蔚:草木茂盛。
青青:即“菁菁”,繁盛的樣子。
幽獨:幽雅清秀,獨具風采。
空林色:空絕林中羣芳的秀麗色彩。
蕤(ruí):草木的花下垂的樣子。
冒:覆蓋。
遲遲:慢慢。
嫋嫋(niǎo niǎo):形容微風的吹拂。
歲華:一年一度草木榮枯,故曰歲華。
搖落:動搖、脫落。
序
《感遇·其二》是唐朝陳子昂創作的古詩作品。
賞析
本篇是陳子昂所寫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爲主旨的三十八首《感遇》詩中的第二首,詩中以香蘭杜若自喻,託物感懷,寄意深遠。透露出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苦悶,抒發了芳華易失、時不我待的感慨。
前四句讚美在幽靜孤獨的環境中,香蘭和杜若的秀麗風采:“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秀麗芬芳的香蘭和杜若,生長在春天與夏天這個萬物生長的季節,它們蓊蓊鬱鬱地,生長得非常茂盛。“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在空無人跡的山林之中,有這麼幽雅清秀、空絕羣芳的色彩:硃紅色的花冠下垂,覆蓋着紫色的莖。
後四句感嘆在風刀霜劍的摧殘下,朱蕤紫莖的憔悴、凋零:“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天上這個光輝明亮的太陽,一天從早到晚,就慢慢地夕陽西下了,春夏一過,絲絲縷縷的秋風就吹起來了。“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一年一度,草木榮枯,到了秋天所有的花朵都要枯萎凋零了,儘管你是芳香四溢朱蕤紫莖的蘭花,你也與其它花一樣,隨着時令的變化,會很快地枯萎凋謝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若:蘭花和杜若,都是香草名。“若”讀作“ruò”。
- 芊蔚:草木茂盛的樣子。
- 硃蕤:紅色的花。“蕤”讀作“ruí”。
繙譯
蘭花和杜若在春夏之際生長,多麽茂盛又一片青青之色。它們在空寂的山林中顯得那麽幽靜獨特,紅色的花朵覆蓋著紫色的花莖。白天漸漸過去變得很晚,輕柔的鞦風緩緩生起。一年的芳華都凋零飄落,那美好的心意究竟又成就了什麽!
賞析
這首詩托物寓意,以蘭若自比。前四句寫蘭若的生長環境和姿態,突出其幽獨之美。五六句通過白日晚和鞦風生,渲染出一種時光流逝的氛圍。最後兩句發出感慨,年嵗流逝,美好願望卻未能達成。詩人借蘭若的遭遇,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壯志未酧的悲哀與無奈。全詩意境優美,情感深沉。

陳子昂
唐梓州射洪(今屬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陳元敬子。曾任右拾遺,後人因稱「陳拾遺」。出身豪族,少任俠,成年後發憤攻讀。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進士第(此據趙儋《故右拾遺陳公旌德碑》。按《唐才子傳·巻一·陳子昂傳》云陳拾遺登第在髙宗開耀二年,誤),上書言建唐髙宗陵墓於洛陽,受武則天賞,拜麟臺祕書省正字。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從軍北征,歸朝,補右衞胄曹參軍,遷右拾遺。萬歳通天元年(西元六九六年),從武攸宜北擊契丹,表掌書記,軍中文翰皆委之。立志許國,然不爲所用,貶署軍曹。聖暦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父老辭官還鄕,旋居父喪。後爲射洪縣令段簡構陷繫獄,憂憤而卒。陳拾遺於襲六朝餘波之初唐詩壇深表不滿,慨嘆「漢魏風骨,晉宋莫傳」,故欲革「采麗競繁」之齊梁詩風,以承建安、正始之詩重比興寄托之傳統(《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陳詩與其詩論相合,代表作爲《感遇》三十八首,反映武周時代之社會現實甚爲廣泛,抨擊時弊亦較深刻,抒寫胸臆之作則慷慨深沉,風格近於阮歩兵《詠懷》。另有《登幽州臺歌》雖僅四句,然爲歴來傳誦之名篇。陳拾遺爲詩主「漢魏風骨」、「興寄」,所爲書疎,亦全用散體,爲唐詩革新先驅,甚得李杜諸人推崇,韓昌黎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髙蹈。」(《薦士》)金元遺山云:「論功若準平呉例,合著黃金鑄子昂。」(《論詩絶句》)其詩文集以四部叢刊本《陳伯玉文集》十巻爲通行,今人徐鵬校點之《陳子昂集》最完備。詩注本有今人彭慶生《陳子昂詩注》。《全唐詩》存詩二巻。《全唐詩外編》補詩一首。生平見唐·盧子潛《陳氏別傳》,《舊唐書·巻一百九十中·〈文苑列傳·陳子昂傳〉》、《新唐書·巻一百〇七·陳子昂傳》。
► 1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