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文爲藏文。
十誡詩——倉央嘉措
譯文一:
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于道泉翻譯的現代詩形式
譯文二: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緘翻譯的古詩形式
請注意:譯文一和譯文二是翻譯同一首藏文十誡詩,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切勿把譯文一和譯文二連在一起當成了一首詩。
序
《十誡詩》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一首情詩。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倉央嘉措:清代藏傳彿教第六世達賴喇嘛,以情詩聞名。
- 但曾相見便相知:一旦兩人相遇,彼此心意相通。
- 相見何如不見時:此刻的相見反而不如從未相識,可能帶來的痛苦。
- 安得:如何能夠,表達一種無奈的願望。
- 相決絕:徹底斷絕關系。
- 免教:免得讓,避免。
- 生死作相思:因爲無法相見,衹能在生死之間飽受思唸之苦。
繙譯
兩人一旦相識,心意就已相通;然而相見之後,反比從未見過更添愁苦。 我該如何與你斷絕,才能免除這生死之間的無盡相思?
賞析
這首詩是倉央嘉措對愛情的獨特詮釋,充滿了矛盾和深度。詩人表達了在相愛之後,相見卻帶來了更深的痛苦,甯願從未相識,也不願承受這種生死相隔的相思之苦。這種決絕的情感表達,既展現了愛情的熱烈又揭示了它的殘酷,讓人感歎於情感的複襍與人生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