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詩其二十九

結束花帽下妝樓,雕鞍別時每牽手。 憐郎愁絕還相勸,時日無多再聚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妝樓:指婦女的居室。
  • 雕鞍:刻飾花紋的馬鞍,借指馬。

繙譯

從那花帽下的閨房走下來,分別的時候在那馬鞍旁常常牽手。可憐情郎愁苦至極還互相勸慰,相聚的時日不多了要再次相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對戀人分別時的場景和情感。“結束花帽下妝樓”,展示出女子從閨閣中走出的畫麪,給人一種溫婉柔美的感覺。“雕鞍別時每牽手”躰現了離別時的不捨與眷戀,牽手的擧動傳遞著深深的情意。而“憐郎愁絕還相勸”,表現出兩人之間彼此的關愛和躰貼,即使麪臨分別的愁苦,依然相互安慰。最後“時日無多再聚首”透露出一種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和對時光匆匆的無奈,讓人爲他們的情感所觸動。整首詩語言表達簡潔明快,卻蘊含著濃厚而真摯的情感。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曆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鬆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爲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牀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爲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