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白紵歌二首東宮春

· 楊廣
黃梅雨細麥秋輕,楓葉蕭蕭江水平。 飛樓綺觀軒若驚,花簟羅幃當夜清。 菱潭落日雙鳧舫,綠水紅妝兩搖淥。 還似扶桑碧海上,誰肯空歌採蓮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梅雨:指春末夏初時節的雨,此時正值梅子黃熟。
  • 麥秋:指麥子成熟的季節,即農曆四、五月間。
  • 蕭蕭:形容風吹動樹木的聲音。
  • 綺觀:華麗的樓臺。
  • :高大的建築。
  • 花簟:華美的竹蓆。
  • 羅幃:輕軟的絲織帳幕。
  • 菱潭:長滿菱角的池塘。
  • 雙鳧舫:指兩艘裝飾有鳧鳥圖案的船。
  • 搖淥:輕輕搖動,淥指清澈的水。
  • 扶桑:神話中的東方神木,常用來指代日本或東方。

翻譯

春末夏初的細雨輕柔地落在黃熟的梅子上,麥子也在此時成熟,楓葉在風中輕輕搖曳,江水靜靜流淌。高樓上的華麗樓臺彷彿因驚鴻一瞥而顯得更加壯觀,夜晚,華美的竹蓆和輕軟的絲織帳幕讓房間顯得格外清幽。夕陽下的菱角池塘邊,兩艘裝飾有鳧鳥圖案的船輕輕搖動,船上的綠水與紅妝女子相互映襯。這景象宛如神話中的扶桑樹下碧海之上的美景,誰還會願意空自歌唱採蓮曲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夏初的江南水鄉風光,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詩中「黃梅雨細麥秋輕」一句,既點明瞭時節,又以「細」和「輕」字傳達出雨的柔和與麥的輕盈。後文通過對高樓、竹蓆、羅幃、菱潭、雙鳧舫等意象的描繪,構建出一幅寧靜而華美的畫面。結尾的「扶桑碧海上」與「空歌採蓮唱」則巧妙地融入了神話色彩,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超脫。

楊廣

楊廣

即世祖明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文帝次子。開皇二年封晉王,九年統軍滅陳,歷任幷州、揚州總管,鎮守一方。開皇二十年勾結楊素讒陷兄楊勇,奪得太子位。仁壽四年乘父病重殺之自立。即位後,好大喜功,屢興兵戎,窮奢極欲,大興土木。造西苑,置離宮,開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水系;修長城,闢馳道,種種工程所役人民以百萬計,致生產嚴重破壞,饑饉不絕,民怨沸騰,羣雄蜂起。後南巡江都,沉溺酒色,爲宇文化及所殺。在位十四年。 ► 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