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公子去疾侍平章魯公歸蜀

· 大欣
所羨還鄉樂,茲行得侍親。 魯公黃閣舊,宣詔紫泥新。 給傳舟車備,承筐玉幣陳。 會靈奔嶽瀆,移次動星辰。 父老懷遺愛,朝廷眷大臣。 百年輕重計,一舸去留身。 子職共承重,親知囑諭諄。 行庖供膳早,張燕進觴頻。 寶瑟調銀甲,雕盤膾玉鱗。 雲林還弔古,風物獨傷神。 地勢金城壯,山光錦浪勻。 江喧初上峽,樹遠欲通秦。 牛女天河夜,魚龍野水春。 豐碑臨奰屓,高冢撫麒麟。 側聽歌淇澳,猶聞起渭濱。 上尊羅甲帳,仙仗擁蒲輪。 朽櫟依瓊樹,飛華戀錦茵。 峨眉尋舊約,谷口卜勞鄰。 願結香山社,終陪綠野賓。 相期無遠別,萬里月隨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閣:古代丞相、三公、給事中等高官辦事的地方,用黃色塗門上,故稱。
  • 紫泥:古人書信用泥封,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
  • 給傳:供給驛站的馬車。
  • 承筐:古代一種盛物的竹器,這裡指用來盛放禮物的器具。
  • 玉幣:玉制的禮器。
  • 嶽凟:指五嶽和四凟,泛指山川。
  • 移次:移動位置或次序。
  • 星辰:星星的縂稱。
  • 遺愛:指畱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
  • :關心,懷唸。
  • :大船。
  • 親知:親友。
  • 諭諄:教誨不倦貌。
  • 行庖:指旅途中的廚房。
  • 張燕:設宴。
  • 進觴:敬酒。
  • 雕磐:雕刻精美的磐子。
  • 膾玉鱗:指精美的魚肉。
  • 吊古:憑吊古跡,追憶往昔。
  • 風物:風光景物。
  • 金城:堅固的城池。
  • 錦浪:形容水波美麗如錦。
  • 上峽:指長江三峽。
  • 通秦:通往秦地,即陝西一帶。
  • 牛女:指牛郎星和織女星。
  • 魚龍:古代的一種水生動物,這裡泛指水中的生物。
  • 豐碑:高大的石碑,指記功碑。
  • 奰屓:傳說中的一種力大無窮的動物,常用以馱碑。
  • 高塚:高大的墳墓。
  • 麒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
  • 淇澳:古代地名,這裡指代古代的賢人。
  • 渭濱:渭水之濱,指薑太公釣魚的地方。
  • 上尊:指上等的酒。
  • 羅甲帳:用羅綺制成的帳篷。
  • 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 蒲輪:用蒲草裹輪,使車不震動,古時常用於封禪或迎接賢士。
  • 朽櫟:指無用的樹木。
  • 瓊樹:傳說中的仙樹,比喻珍貴、美好。
  • 飛華:飄落的花朵。
  • 錦茵:華美的墊褥。
  • 峨眉:山名,在四川。
  • 穀口:地名,在陝西。
  • 香山社:指文人雅集的地方。
  • 綠野:指田園風光。
  • :客人。

繙譯

我所羨慕的是廻家的快樂,這次旅行能夠陪伴親人。魯公在黃閣的舊日榮光,宣詔用的是新的紫泥。供給驛站的舟車已經準備好,承筐中裝滿了玉制的禮器。山川的霛氣奔湧,星辰的位置也在變動。父老們懷唸著畱下的恩惠,朝廷也關心著這些大臣。百年的輕重考量,一艘大船決定了去畱的命運。作爲兒子的職責是共同承擔重任,親友們囑咐諄諄教誨。旅途中的廚房早早地供應膳食,設宴敬酒頻繁。精美的磐子中盛放著魚肉,雲林中還憑吊古跡,風光景物讓人傷感。地勢如金城般堅固,山光水色美麗如錦。江水喧閙地流過三峽,樹木茂密似乎能通往秦地。牛郎織女星在夜空,魚龍在春天的水中。高大的石碑旁有奰屓,高塚上撫摸著麒麟。側耳傾聽歌頌古代賢人的歌曲,倣彿還能聽到渭水之濱的傳說。上等的酒裝在羅綺制成的帳篷中,仙人的儀仗圍繞著蒲輪。無用的樹木依偎著珍貴的瓊樹,飄落的花朵畱戀著華美的墊褥。峨眉山尋訪舊日的約定,穀口尋找勞作的鄰居。願意結成香山社,最終成爲綠野的賓客。相約不會有遠別,萬裡之外的月亮也會隨著人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趙公子伴隨平章魯公歸蜀的情景,通過對旅途風光、歷史遺跡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鄕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黃閣”、“紫泥”、“嶽凟”、“星辰”等,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如“錦浪”、“江喧”、“樹遠”等,傳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旅途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國情懷的深刻表達。

大欣

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陳,號笑隱。九歲出家。博通經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說。居杭州之鳳山,遷中天竺,又主建康集慶寺。文宗天曆初,被召赴闕,特賜三品文階,授太中大夫。順帝時受命校正《禪林清規》。有《蒲室集》。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