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爲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裏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拼音

譯文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鬱郁不歡,只能在夢裏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爲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注釋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爲名,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雙調,上下片同調,押仄聲韻。共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上巳:節日名。秦漢時,以前以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爲“上巳節”。(見《後漢書·禮儀志上》)。魏晉以後,定爲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召:召請。 永夜:長夜。懨懨: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 空:徒然。長安:原爲漢唐故都,這裏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認取:記得,熟悉。 報:答謝。 杯盤:指酒食。草草:簡單。 梅酸:代指菜餚可口。梅是古代所必需的調味品。 稱:合適。懷抱:心意。 醉裏插花花莫笑:北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在這裏反其意而用之。 可憐春似人將老: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此句暗合此意。

此詞是李清照生活安定時期召集親族聚會飲宴後有感而作。但是美好的春光月色,意在消愁的酒宴,並未給詞人帶來歡快,相反更勾起對故國的深沉思念和舊家難歸的惆悵。在夢中她還很熟悉汴京的道路,可以想見其憶念之切,但是一個"空"字,畢現失望之情。所以起首三句爲全詞定下基調。接着轉折:在怡樂的酒宴中,發出“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的悲嘆,從而委婉曲折地表達了詞人的憂國情懷和對人生的感慨。

賞析

此詞上片首韻“永夜懨懨歡意少”,採用一起入情、開門見山的手法。南渡以後,政局動盪,金兵不斷攻迫,憂國傷時的激越情緒,使清照雋永含蓄的風格,一變而爲沉鬱蒼涼。上巳雖是傳統的水邊修禊節日,詞人此時心情不愉,入手即表明此意。次韻“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長夜輾轉反側,夢見汴京,看到汴京的宮闕城池,然而實不可到,故說“空”。但這一個空字透露出的是詞人的無奈,更是一種失望,抒寫對汴京被佔的哀思,又透露出對南宋小朝庭不思進取,安於半壁江山的不滿。 “爲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寫如今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樣好,而眼下的政局遠遠不如從前了。“爲報”二字,點明這春天的消息是從他人處聽來的,並非詞人遊春所見。實際上是說,當前建康城毫無春意,雖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於無。“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說它們沒有相照,更確切一點,是詞人對此漫不經心,反映出她的憂悶。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承上啓下,點明題旨,透露了女主人公開無心過好這個上巳節日,酸梅釀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懷抱是相稱的。這兩句,貌似率直,其實極婉轉,極沉痛。看起來作者對美酒佳餚的滿意。但草草兩字即點明瞭宴席準備的不是很充分,後面卻說詞人對草草準備的宴度覺得合意,看來不是詞人真滿意,而是詞人沒有心情去分辨美酒和佳餚是否真合胃口。結合時局的動盪,不管作者身在何方,其它地方的美酒佳餚畢竟不如故鄉的風味,但故鄉已經淪入金寇手中,什麼風味的美酒和佳餚也就不重要了。 “醉裏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這裏把“花”擬人化。“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還插花,這一層詞意,與末句“可憐春似人將老”緊接,意思是說最需要憐唸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樣快要衰老了。“春”暗喻“國家社稷”,“春將老”暗喻“國將淪亡”。表面上讀起來這句好像是詞人在調侃自己,其實有一種春將逝,人將老,國已喪,心無奈,是一種“鳥之將亡,其鳴也衰”。 《蝶戀花》是一首六十字的令詞,這首詞題是“上巳召親族”,帶含豐富的思想內容,深厚的感傷情緒,寫得委婉曲折,層層深入而筆意渾成,具有長調鋪敘的氣勢。寫出作者的國破家亡之恨,寄寓詞人對國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夜:長夜。
  • 懕懕(yān yān):精神不振的樣子。
  • 上巳:節日名,古時以辳歷三月上旬巳日爲上巳,魏晉以後,通常把三月初三眡爲上巳節。

繙譯

漫漫長夜讓人精神不振歡樂極少。縂是空自夢見去往長安,在夢裡辨認那長安的道路。我要告知今年春天的景色很好,花的光影和月的影子適宜相互映照。 隨意準備的酒菜雖然簡單粗糙。酒很美味梅子很酸,正符郃人的心懷。醉意中插花不要笑我,可憐春天就好像人將要老去一樣。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長夜愁思,夢中憶唸,下片寫白天的歡宴。開頭描繪出一種寂寞清冷的氛圍,長夜漫漫而歡意寥寥,夢中長安也衹是虛幻。而後點出春色美好,花月相映。下片寫宴飲之景,雖然盃磐草草,但酒美梅酸也郃心意。結尾“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感情深沉,巧用擬人,以春比人,感歎春天美好卻短暫,如同人逐漸老去,蘊含著作者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全詞情景交融,筆調婉曲,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山東省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