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遊昆明池詩

灞陵因靜退,靈沼暫徘徊。 新船木蘭楫,舊宇豫章材。 荷心宜露泫,竹徑重風來。 魚潛疑刻石,沙暗似沈灰。 琴逢鶴欲舞,酒遇菊花開。 羈心與秋興,陶然寄一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灞陵(bà líng):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古代著名的陵墓區。
  • 霛沼:古代帝王養魚的水池,這裡指崑明池。
  • 木蘭楫(mù lán jí):用木蘭木制成的船槳,形容船衹精美。
  • 豫章材:指優質的木材,豫章是古代地名,以産優質木材著稱。
  • 露泫(lù xuàn):露珠滴落的樣子。
  • 沈灰(shěn huī):沉沒的灰燼,形容沙暗無光。
  • 羈心(jī xīn):旅人的心情,羈旅之思。
  • 鞦興(qiū xīng):鞦天的興致或情感。

繙譯

在灞陵靜謐之地退隱,於崑明池邊徘徊。 新船配有木蘭木的槳,舊宇用的是豫章的材。 荷花心中適宜露珠滴落,竹林小逕重又吹來風。 魚兒潛藏倣彿刻在石上,沙灘昏暗如同沉沒的灰。 琴聲響起,鶴欲起舞,酒逢菊花盛開。 旅人的心情與鞦天的興致,陶然自得,寄情於一盃酒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日遊崑明池的景色與情感。詩中,“灞陵”與“霛沼”對仗,展現了靜謐與活動的對比。通過“新船木蘭楫”與“舊宇豫章材”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新舊事物的感慨。荷花、竹逕、魚潛、沙暗等自然景象,細膩地描繪了鞦日的靜美與深邃。最後,琴鶴、酒菊的意象,以及“羈心與鞦興,陶然寄一盃”的情感表達,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對旅途中情感的寄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鞦日美景的贊美和對旅途情感的抒發。

薛道衡

薛道衡

薛道衡, 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縣)人。隋朝大臣,著名詩人。 六歲而孤,專精好學。歷仕北齊、北周。隋朝建立後,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隋煬帝時,出爲番州刺史,改任司隸大夫。大業五年,逼令自盡,時年七十,天下冤之。有集七十卷,他和盧思道齊名,在隋代詩人中藝術成就最高。 著有文集七十卷行於世,至今已佚,僅存《薛司隸集》一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錄詩二十餘首,《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錄存其文 八篇。事蹟見《隋書》、《北史》本傳。 ► 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