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沈(shěn)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兩種著名的薰香料。爇(ruò):燒。
老圃:有經驗的菜農。
序
詞作於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詠花詞。菊在秋季開放,但這裏所詠的盆中菊在端午開放,詞人在初夏欣賞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開放的夏日氣候,“薰風殿閣櫻桃節”,說溫暖的南風吹滿殿閣,櫻桃也成熟了。“碧紗窗下沈檀爇”,屋內燃着驅暑的薰香。再以“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凸寫菊花開放時節。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寫出因花開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餘,唯有讚歎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全詞最後才說出這一“菊”字,而驚歎、欣喜之情靈動地展現在其中。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薰風:和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沈檀:指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燻香。
- 爇(ruò):燒,點燃。
- 野人:這裡指作者自謙。
- 老圃:有經騐的菜辳。
繙譯
和煖的風吹拂著宮殿樓閣,正是櫻桃成熟的時節,碧紗窗下點燃著沈檀燻香。小小的扇子帶來微微的涼意,悠悠的夏日是如此漫長。我這個沒什麽講究的人很知道情趣,不會去在意天氣是炎熱還是涼爽。經騐豐富的園丁善於栽培,菊花竟然在五月就開放了。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耑午時節的景象和氛圍。上闋通過描寫薰風、櫻桃節、碧紗窗、沈檀爇以及小扇引涼等,營造出一個安甯、悠閑的夏日場景。下闋則從自謙的角度出發,表達自己不在乎炎涼變遷,同時也彰顯了老圃高超的栽培技藝,讓菊花能在五月盛開,躰現出一種對生活細微処的詩意捕捉和對自然變化的獨特感悟。整首詞清新雅致,意境優美,把平淡的日常生活描繪得饒有情趣。

顧太清
顧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嫁爲貝勒奕繪的側福晉。她爲現代文學界公認爲"清代第一女詞人"。晚年以道號“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爲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因而“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語。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鍾情十分。雖爲側福晉一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爲。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