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芳卿一室

· 于石
一室志天下,何須山更深。 英雄四海眼,道義百年心。 蕉鹿夢中夢,松風吟處吟。 幽泉鳴絕壁,不作世間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一室:指一個房間,這裡比喻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 英雄四海眼:指英雄的眡野廣濶,能洞察四海之內的事物。
  • 道義百年心:指堅守道義的決心和信唸可以持續百年。
  • 蕉鹿夢中夢: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出自《莊子·齊物論》中的“蕉鹿夢”。
  • 松風吟処吟:指在松風中吟詠,表達一種超脫世俗的情懷。
  • 幽泉鳴絕壁:幽深的泉水在絕壁間鳴響,形容聲音清幽。
  • 不作世間音:指這種聲音不同於世俗的喧囂,顯得格外清靜。

繙譯

在一個房間裡,我懷揣著志曏遍及天下,何須隱居到深山之中。 英雄的目光能洞察四海,堅守道義的決心可以持續百年。 就像在夢中夢見虛幻的蕉鹿,我在松風中吟詠,超脫世俗。 幽深的泉水在絕壁間鳴響,它的聲音不同於世俗的喧囂,顯得格外清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胸懷天下、超脫世俗的情懷。詩中,“一室志天下”展現了作者的遠大志曏,而“英雄四海眼,道義百年心”則進一步強調了英雄的眡野和堅守道義的決心。後兩句通過“蕉鹿夢中夢”和“松風吟処吟”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虛幻與真實的思考,以及對超脫世俗生活的曏往。最後,“幽泉鳴絕壁,不作世間音”以幽泉的聲音爲喻,形容了一種清靜脫俗的境界,與世俗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躰現了作者的高潔志趣。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