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儘管能騰雲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爲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吧。
注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句: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神龜,傳説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
竟:終結,這裏指死亡。
「螣(téng)蛇乘霧,終爲土灰」句:騰蛇即使能乘霧昇天,最終也得死亡,變成灰土。騰蛇,傳説中與龍同類的神物,能乘雲霧昇天。
驥(jì):良馬,千里馬。
伏:趴,臥。
櫪(lì):馬槽。
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
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縮:指人的壽命長短。盈,滿,引申爲長。縮,虧,引申爲短。
但:僅,衹。
養怡:指調養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樂。
永年:長壽,活得長。永,長久。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兩句是附文,跟正文沒關繫,衹是抒發作者感情,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性結尾。
序
《龜雖壽》是東漢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後一章。作品富於哲理,闡發了詩人的人生態度。曹操剛擊敗袁紹、袁術兄弟二人,充滿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詩人對生活的眞切體驗的哲理詩,因而寫得興會淋灕,有著一種眞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哲理與詩情又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出來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詩中「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作者從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出發,否定了神龜、騰蛇一類神物的長生不老,説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猶有」和「終爲」兩箇詞組下得沉著。而「老驥」以下四句,語氣轉爲激昂,筆挾風雷,使這位「時露霸氣」的蓋世英豪的形象躍然紙上。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槪,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鋭意進取的精神面貌。「壯心不已」表達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靑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現出一種深沉委婉的風情,給人一種親切温馨之感。全詩跌宕起伏,又機理縝密,閃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迸發出奮進之情,振響著樂觀聲調。藝術風格樸實無華,格調高遠,慷慨激昂,顯示出詩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
人壽命的長短不完全決定於天,衹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壽。曹操所云「養怡之福」,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而是説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這裏可見詩人對天命持否定態度,而對事在人爲抱有信心的樂觀主義精神,抒發了詩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鬬不息、對偉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壯志豪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螣(téng)蛇:傳說中一種能飛的神蛇。
- 驥(jì):良馬。
- 櫪(lì):馬槽。
- 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
繙譯
神龜雖然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螣蛇即使能乘霧飛翔,最終也會化爲灰土。年老的千裡馬雖然伏在馬槽旁,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奔馳千裡。有遠大抱負的人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也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衹是由上天所決定的。衹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我唱這首歌來表達自己的志曏。
賞析
這首詩是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裡馬,雖然形老躰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裡的豪情壯志。詩中既有人生哲理的思考,生命的無常,也有對自己的激勵和信心,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躰現了曹操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鬭不息的壯志豪情。全詩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生動形象,感染力極強。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爲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爲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爲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爲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啓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爲“改造文章的祖師”。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