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谷樂章雍和

· 褚亮
殷薦乘春,太壇臨曙。 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飫。 祝嘏無易,靈心有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殷薦(yīn jiàn):盛大的祭祀。
  • 乘春:趁着春天。
  • 太壇:古代用於祭祀的高臺。
  • 臨曙:天剛亮時。
  • 八簋(bā guǐ):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食物的八種器皿。
  • 盈和:充滿和諧。
  • 六瑚(liù hú):古代祭祀用的六種玉器。
  • 登御:供奉。
  • 嘉稷(jiā jì):美好的穀物。
  • 匪歆(fěi xīn):不以食物爲樂,指祭祀時對食物的尊敬。
  • 德馨(dé xīn):美德的香氣。
  • 斯飫(sī yù):滿足。
  • 祝嘏(zhù gǔ):祭祀時的祝福。
  • 無易:不變。
  • 靈心:神靈的心意。
  • 有豫(yǒu yù):感到愉悅。

翻譯

在春天盛大地舉行祭祀,太壇在黎明時分顯得莊嚴。 八種祭祀器皿中裝滿了和諧,六種玉器被供奉。 美好的穀物不以享用爲目的,而是爲了表達對美德的尊敬。 祭祀的祝福永恆不變,神靈的心意感到愉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祭祀的盛況,通過「殷薦乘春」和「太壇臨曙」等詞句,展現了祭祀的莊嚴與神聖。詩中「八簋盈和」與「六瑚登御」進一步以具體的祭祀器物,體現了祭祀的豐富與和諧。後句「嘉稷匪歆,德馨斯飫」則深刻表達了祭祀的精神內涵,即不在於物質的享樂,而在於對美德的追求和尊敬。最後,「祝嘏無易,靈心有豫」傳達了祭祀的永恆祝福和神靈的愉悅,增強了整首詩的宗教和精神意義。

褚亮

褚亮

唐杭州錢塘人,其先居陽翟,字希明。褚玠子。少博覽圖史,能詩。年十八,爲南朝陳僕射徐陵及陳後主稱賞,擢尚書殿中侍郎。隋時爲太常博士,坐事貶。入唐,授秦王府文學。太宗貞觀中累遷散騎常侍,封陽翟縣侯,爲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致仕歸,卒年八十八。諡康。有集。 ► 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