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鏡詩

魏公知本姓,秦樓識舊名。 鳳從臺上出,龍就匣中生。 無波菱自動,不夜月恆明。 非唯照佳麗,復得厭山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魏公:古代對顯貴者的尊稱,此處可能指某位有影響力的官員或貴族。
  • 本姓:原籍姓氏,即家族原本的姓氏。
  • 秦樓:古代宮殿或富人家中的高樓,這裏可能象徵着豪華或高貴的住所。
  • 識舊名:認出舊時的名字,暗示有過去的聯繫。
  •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瑞鳥,象徵吉祥和尊貴。
  • 臺上:可能是臺觀或者高臺,與上文的「秦樓」相呼應,都是高貴場所。
  • 龍就匣中生:可能是指寶劍之類的貴重物品從匣中顯現,龍的形象常與劍相關聯。
  • 無波菱:形容水面平靜如鏡,菱可能指鏡子本身。
  • 自動:這裏指鏡子反射出的動態景象。
  • 不夜月:月亮在鏡子裏永遠明亮,如同白晝。
  • 恆明:永久的光明。
  • 佳麗:美麗的女子,也泛指美好的事物。
  • 厭山精:可能是指鏡子能驅邪避害,山精泛指妖怪或邪惡之氣。

翻譯

魏公大人知道我本姓,他在秦樓中曾見過我的舊名字。 鳳凰從那華麗的高臺飛出,寶劍般的龍影在鏡匣中顯現。 鏡子平靜無波,菱花倒映自轉動,夜晚裏它就像白天一樣明亮。 它不僅能照見世間美人的容顏,還能驅散山間的妖精惡氣。

賞析

這首詩以鏡子爲載體,寄寓了詩人對自身身份的認可以及鏡子所具有的神奇力量。通過魏公與秦樓的典故,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出身和過去的回憶。鏡中的鳳舞龍躍,象徵着詩人的才華和尊嚴。同時,鏡子的無波恆明,既描繪了其明亮的特性,也寓意着智慧和洞察力。最後,通過「厭山精」一詞,詩人賦予了鏡子神祕的保護作用,暗示了其不僅爲個人增添光彩,也能守護周圍的人免受邪氣侵擾。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富有哲理。

李巨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