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篇

京洛類神仙,藹藹卻雲煙。 漸臺臨太液,玉樹並甘泉。 車喧平樂外,騎擁濯龍前。 競結蕭朱綬,爭攀李郭船。 獨悲韓長孺,死灰猶未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洛:指洛陽和長安,是古代中國的兩大都城。
  • 藹藹:形容雲霧繚繞或人聲、車馬聲嘈雜。
  • 漸臺:指秦始皇所建的阿房宮中的漸臺,此處代指豪華宮殿。
  • 太液:古代皇家園林,與後文的甘泉(漢代皇家園林)同爲名勝。
  • 玉樹並甘泉:形容宮苑之美,玉樹指華麗的宮室,甘泉指美酒。
  • 平樂:漢代長安的一個地區,也是貴族娛樂之地。
  • 濯龍:可能是指皇家浴池,如唐時的華清池。
  • 蕭朱:指西漢蕭何和曹參,後世常用以指代賢臣。
  • 李郭:指唐代李靖和郭子儀,都是功勳卓著的將領。
  • 韓長孺:西漢時期的人物,此處借指志向未遂或不得志之人。

翻譯

長安和洛陽就像神仙居住的地方,人聲鼎沸,雲霧繚繞。宮殿臨靠着皇家園林,猶如玉樹環繞着甘甜的泉水。貴族們的車輛在平樂之外喧囂,騎兵簇擁着皇帝出行,在濯龍前經過。人們爭相佩戴顯貴的官印,爭先恐後地登上名臣的座船。只有像韓長孺那樣的人,內心深處的激情還未燃燒起來,感到孤獨而悲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朝時期京都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通過描繪宮殿、園林和貴族的奢華生活,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與權貴的奢華。同時,詩人通過韓長孺這一形象,表達了對那些懷才不遇、志向未酬之人的同情,寓含了一種對社會現實的反思。整首詩語言優美,富有畫面感,展現了作者對歷史與現實的獨特見解。

李巨仁的其他作品